在11月16日举办的第19届中国(宁波)食品博览会上,《条码师岗位能力要求》和《基于二维码的进口食品全链追溯应用规范》两项标准成功发布,同期举办了基于条码相关标准与应用的编码质量提升专项培训,强化了标准引领作用,赋能数字经济发展食品安全治理。
《条码师岗位能力要求》与《基于二维码的进口食品全链追溯应用规范》标准发布现场是本届博览会的焦点之一。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宁波市市场监管局、中国条码技术与应用协会、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等专家对两项标准进行解读。老挝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过视频方式致辞,并提出老挝全国工商联作为条码师岗位能力要求的标准起草人之一,将在老挝全国范围内推广该标准。
(图为与会专家对两项标准现场解读)
宁波市市场监管局、宁波市原产地赋码产业联盟介绍了基于二维码的进口食品全链追溯应用规范标准的本地化应用情况,宁波国际物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展示了原产地赋码系统的技术支持能力。与会嘉宾围绕标准落地、技术创新、产业协同、绿色标签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展开交流访谈,凝聚起 "以标准促规范、以技术强监管" 的行业共识。
此次发布的两项标准,填补了进口食品全链追溯二维码应用的标准空白,为条码从业人员的能力建设提供了明确指引,将有力推动宁波进口食品追溯标杆城市建设,为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提供坚实技术支撑,也有利于中国标准“走出去”,赋能全球数字经济发展。
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中国条码技术与应用协会、宁波市标准化研究院举办的编码质量提升专项培训同期举办,宁波市物流、电商等相关企业及相关从业人员参加了本次活动。培训紧扣企业编码应用痛点,聚焦 "一物多码、一码多物" 等行业突出问题,构建起全方位的知识体系,为企业提供可直接落地的实践指导。